修水乡村旅游探索,花臣武寨乡村旅游点开发经验和启示!

基本情况
目前做旅游项目,一级旅游资源都已被开发,二、三级旅游资源也被占用,在资源不丰富的地方开发旅游项目,如果没有好的策划(即有市场潜力、有核心吸引力),没有好的运营团队,没有得到当地农民的大力支持,项目是做不成功的。结合下朗田村资源不足的特点,我们在项目确定是否实施时,确定了一个“三不”原则,即:一是没有好的策划项目不做;二是没有好的运营团队项目不做;三是没有当地农民的支持项目不做。但正是因为逐步化解了这三个重要问题,项目才得以顺利实施。花臣武寨项目以充分挖掘当地的武文化元素,融入全县武文化资源,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事件中,紧紧把握大众旅游运动性、参与性、体验性为热销走势的市场脉搏,利用当地百姓闲置的荒山,打造的一个封闭型乡村旅游点。
该景区以发生在明末清初李自成兵败九宫山为事件背景,以李自成侄子李过与武寨寨主魏花臣的传奇故事为主线,充分挖掘展示市级非遗修水传统武术文化,以运动拓展、团练、娱乐为主要内容,揉入中国武侠文化元素的一个主题突出、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点,该景点总投入400万元,筹备5个月、建设4个月,于去年11月运营,实现投入小、见效快,带动性强效果明显。
主要做法

1、挖掘文化,让项目策划有了灵魂。
下朗田村地处黄沙镇到汤桥的过道上,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,同时也没有农业产业资源,所以项目策划非常重要,如何更好的策划项目成了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。在一次农户家中闲聊时,一位当地的农民介绍,该地曾经出现过“四十八打棍”“四十八篾匠”,打棍即武术高强或有一定武功的人,魏氏祖上还曾出现过武状元。这个民间流传的说法激起了我们的灵感,认为以“武”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景区,刚好契合时下大众在旅游中的参与性、体验性、运动性的需求,所以一方面在魏氏族普中寻找武状元的故事,另一方面找来策划公司,围绕武文化元素,在当地踩点勘地,策划一个乡村旅游项目。策划文本出台后,我们觉得这样一个项目会有一定的市场前景,通过修改完善后,我们就确定这样一个武文化的主题策划,解决了第一个不做项目的前置条件。
2、运营前置,让策划得到了科学提升。

3、统筹兼顾,赢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。

4、科学施工,实现了项目的快速推进。
策划方案有了,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要有一支可靠的队伍。因为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,两个扶贫单位的资金筹措能力,我们一开始就把项目资金控制在400万以内,为了节省资金,同时保证质量,我们选择的企业不仅具有较高的施工能力,同时具有在原策划文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方案设计能力,做到设计与施工一体化,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,该项目一边评审二次方案设计,一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“花臣武寨”就打造完成,并对外营业,项目在保持工程质量的同时,也创造了施工进度上的奇迹,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。
成功经验
1,坚持市场导向。
(2)成功引进运营人才,还在项目设置时以运营为前提的运营前置,使策划、规划方案更加科学,促进项目快速落地,同时,接地气的产品也让小景区有了大作为。
2.成功IP塑造。
(1)立足当地文化的挖掘,并有效结合修水武术文化进行有机的整合,不仅成功塑造了武文化IP,也对修水本土的武文化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和推介,引进了社会共鸣;
(2)魏花臣古墓的发现和发掘提升,金庸武侠文化的有效引入,成功塑造了魏花臣的传奇武侠形象,让小小乡村旅游点有了灵魂。
3.成功的带动效应。
景区的运营,有效带动了景区周边农家乐、旅游商超的发展,直接和间接提供了就业岗位,并通过夏令营等活动的举办,还带动了当地初级民宿的发展。也正因为花臣武寨成功运营,当地也围绕旅游正在进行荷花基地、瓜果基地的开发。可以说花臣武寨以不多的投入,较大的拉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,让农民获得了利益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jgsqg.com/kaocha/mw/295.html,文章未经本站许可,禁止转载!
以上就是关于"修水乡村旅游探索,花臣武寨乡村旅游点开发经验和启示!"文章的全部内容
免费获取【井冈山旅游/拓展/会议】方案-拨打电话:13576806063
声明: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,无从考证来源,仅用于公益传播,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,谢谢!